中国烧伤创疡杂志
THE CHINESE JOURNAL OF BURNS WOUNDS & SURFACE ULCERS
1991年 第2期 


手深度烧伤后挛缩畸形的整复治疗

(附116例报告)

REPAIR OF HAND CONTRACTURE DEFORMITY AFTER FULL THICKNESS BURN(A REPORT OF 116 CASES)

陈存富 张向清 邓斌民

刘介甫 姜文荃 王永武

(内容摘要)采用5种方法整复手深度烧伤后享缩畸形116例,213指。对小儿患者,采用指侧皮瓣转移修复,效果比较理想,功能恢复好,再度挛缩轻,不需二次手术。

关键词:手烧伤孪缩畸形

在日常生活或劳动工作时,手被烧伤的发生率较高。手深度烧伤痊愈后,都程度不等地产生疤痕挛缩,重者致残。手的功能活动受到影响,给生活工作带来困难和不便,许多患者迫于就医,要求修复。近年来对116例手深度烧伤后挛缩畸形患者,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治疗,获得比较 满意的疗效。

一、临床资料

本组116例(213指)。电击伤25例(5指),化学伤14例(16指),汽油烧伤22例(54指),火焰烧伤39例(74指),沸水烫伤16例(18指)。男性81例,女性35例。年龄最小11个月,最大57岁。伤后时间最长11年,最短3个月。

二、治疗方法

1.指侧皮瓣转移或皮管转移法

对于指烧伤后挛缩畸形,指伸障碍,尤其儿童,只要指侧有皮瓣可用者,均首选本法,指侧 供瓣区游离植皮。优点是:皮瓣血运佳,易成活,最大特点不挛缩,功能恢复理想。本组27例术后满意。对手掌及手指严重李缩切除疤痕后有肌位及骨质裸露者,游离植皮难以成活,又无皮瓣可用,施远位带蒂皮瓣转移法,唯手术时间长,皮瓣臃肿,外形不理想,本组16例,术后 功能较好,仍有较大的实用价值。

2.游离植皮法

本法适于成人手背部面积较大疤痕组织,及指噗间狭窄,无肌健损伤,骨质关节正常,局部无适宜皮瓣利用。我们选用全厚或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移植,成活比较好,挛缩轻。优于刃厚或中 厚植皮法。

3.Z.V-Y、W成形法

对虎口、指蹼、指腹或指侧稳定性及条索状疤痕选用本法,手术简单,效果明显,应用广泛,必要时补充植皮。但对增生较厚的疤痕,皮瓣远端易缺血坏死,应倍加注意。

4.指关节成形法

手的严重畸形,肌胆损伤,过度背伸或掌曲,关节脱位,功能丧失。从指侧作弧形切口,截除部分指骨及僵硬关节面,选用8号注射针头即可固定,必要时用克氏针,固定5周。

5.弹力套加压或可塑夹板固定法

本法适于李缩纠正后的辅助治疗,弹力套可以预防或压迫疤痕以减轻疤痕增生,持续6周以上。可塑性夹板用于纠正或固定关节位置及手的形态甚为理想。灵活方便,方便简单,固定牢固。

三、体会

手是劳动的器官,又是防卫的武器。当人体遇到外伤后,自然地要用手去保护,因此手致伤机会多。手的保护及防预损伤,特别是手烧伤后适时恰当治疗,于防感染,正确包扎,及时处理 创面,手术切削痂植皮,及时早期功能锻炼等措施,只要选用得当,能减轻烧伤后期挛缩畸形。其整复原则为最大限度恢复手的功能,其次是注意改善手的外形。选用方法,宁简勿繁,先近后远。对小儿手指挛缩障碍,游离植皮会再度挛缩,应设法纠正或避免,弹力套及可塑性夹板对后期固定,手功能改善作用明显,可选择应用。(附照片)

参考文献

l.张向清等,临床烧伤学,山东1981 488。

2.朱洪前等,中国医学百科全书,整形外科学,上册 1986 11 136。

3.汪良能,整形外科在烧伤畸形防治中的应用,第四军医大学,1976 12 1ll。

4.钟德才,全手III度烧伤的早期治疗,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,1989 2 87。

作者单位:91医院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